你可知道,悄悄流失的不只有时间,还有你的肌肉
年老力衰似乎是难以抗拒的自然规律。步入中年以后,人们往往开始注重骨质疏松、肥胖等健康问题,其实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大家可能忽略了,那就是我们的肌肉。
人体肌肉量在30岁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中年时还没什么感觉,一旦进入老年,流失速度飞快。有些年长者时常走不动路,拿不起东西,甚至打不开瓶盖、拧不干毛巾、也越来越容易疲劳和爱生病……过去大家认为的这些自然老化现象,其实很可能是“肌肉流失”惹的祸。
“肌肉流失”最初被定义为随着年龄增长,因骨骼肌流失造成的肌肉力量降低。现在,常被用于描述肌肉细胞损伤过程,包括微环境变化、炎症加重、线粒体和DNA功能衰减、干细胞归巢不利的结果。临床则表现为:肌肉力量下降、活动性和功能下降、疲劳加剧,代谢紊乱、跌倒、骨折的风险增加。这一现象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据估计,60-70岁的老年人中约有5%的人患有骨骼肌减少症,而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这一数字增加到11%。
01 肌肉为什么会流失?
肌肉流失,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四点。
随着年龄增长,骨骼肌局部组织表达多种趋化因子(如SDF、CXCL12等)、生长因子(如PGE2、IGF-1等)缺乏,而炎症因子(如TGFα、IL-6等)增加,导致微环境中病理性炎症反应不断蓄积,这种病理性的炎性反应不仅会导致骨骼肌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同时会使其功能失调,最终将导致骨骼肌组织再生失败和功能障碍。
02 如何挽回流失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