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在14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有了新突破(附案例视频)
目前,许多神经系统疾病难以治愈,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常遭受瘫痪、丧失社交功能、生活困难等折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延缓疾病进展是难治性神经疾病的主要治疗目标。
视频: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太空试验
2019年7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等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国际干细胞学术期刊“StemCell International”发表了新成果,提供证据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潜力改善神经系统疾病。
新研究涉及14种疾病37例病人
这项研究评估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鞘内注射基因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鞘内注射具有独特的特征,能够使干细胞直接迁移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病变部位。
这是一项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2014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间,共评估了14种疾病37例患者,其中脑梗塞12例,创伤性脑损伤1例,脑出血1例,老年痴呆症2例,运动神经元疾病5例,脊髓损伤4例,脊髓炎3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2例,多系统萎缩症2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脑病综合征1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例,多发性硬化症1例,热射病1例。
临床结果:间充质干细胞改善神经系统疾病安全可行
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部分案例
视频:瘫痪14年经干细胞治疗重新站起来
治疗后情况:治疗6个月后老人面色红润,手脚颜色均匀正常。皮肤白皙有光泽。身体肌肉丰满且有弹性,面具脸消失,油脂减少。口水可以自主下咽。震颤已几乎不再出现。步幅接近正常,并且可以小跑,打乒乓球,放风筝。大便2-3天一次,条状黄软便。生活可以完全自理。
4、共济失调症病例
出院时症状及体征: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良好,精细动作诸如写字较前明显规范,使用筷子较前灵活,绿豆大小食物也可以顺利夹起,饮食呛咳明显减少,行走平稳步态基本正常,上下楼梯较容易。查体:言语不清,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张力略高,灵活性稍差。浅感觉、深感觉及复合感觉正常。双侧指鼻试验、指指运动、快复轮替试验、跟膝胫反射:欠稳准,闭目难立征( -)。病理反射未引出。
5、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广东省某医院为29位ALS患者进行了4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后第14 天,患者的穿衣、卫生和上肢肌群肌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8天,言语、穿衣和卫生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上肢肌群肌力评分进一步增加,且言语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第14 天,由此证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ALS短期效果好且安全。
未来展望